![](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duncan/1167829934.jpg&width=800&height=429)
"從南投縣 走到 花蓮縣",當自己完成之後,還真佩服我自己,3天走了42公里
由於2006年都沒爬到高山,所以在2006年末之際,
看到了某登山社的行程,於是,號召了8個路人甲乙,就出發了!
刻意選了3天,主要就是想要在高山跨年,看星星,
結果咧?哈哈~請各位耐心看吧!
==========================================
這是登山社的宣傳行程:能高越領古道豪華行
與合歡及八通關古道齊名之,能高越嶺古道室由一條由南投穿越中央山脈主脊至花蓮的台電保線路,沿途路況良好,坡緩易行,吊橋飛瀑壯闊峽谷,景觀絕佳,奇萊、南華一望無際,大草原坡,層層如浪起伏的雲海,更叫人迷戀,高山、古道美景一覽無遺,佳節最佳之旅。(免背公糧睡袋,輕鬆行,自備睡袋,由專車接泊)
這次我們實際的行程:
12/29 (步行 0K):2030台北 ->0200 廬山
12/30 (步行14K):0840屯原登山口->雲海保線所->三疊瀑布->天池山莊
12/31 (步行20K):0530天池山莊->光被八表界碑->檜林保線所->五甲崩山->奇萊保線所
->天長隧道1600
1/1 (步行 8K ):天長隧道->磐石保線所1100-> 搭車經蘇花公路回台北2030
能高越領古道簡介:
(資料採自 林務局-國家步道導覽網 )
能高越嶺古道西起霧社,沿著塔羅溪上行、越過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中央山脈能高鞍部,而後下木瓜溪抵達花蓮,全長約83公里,是早期往來台灣東西部的捷徑,為日人警備道中最寬闊、平穩的一條,如今也成為橫貫越嶺古道中相當熱門及大眾化的一條路線。步道沿線可見標高3,262公尺的能高山,日據時期因山名有個「高」字而與玉山(新高山)、雪山(次高山)合稱「台灣三高」。
最早是由泰雅族的大支族賽德克人巴雷巴奧群所開發的,他們在偶然的狩獵中,發現東部地區一片曠野可居住,於是部份族人開始遷徙定居,爾後並往來於埔里與花蓮之間,和花蓮的阿美族人交易貨品,成為稱職的山地商人。日據時期,日人為了控制原住民行動,於1917年以能高越嶺古道為基礎,闢建了能高越嶺道。1951年台電公司拓建人行道,沿越嶺架設萬大-銅門線輸電線路,127座的高壓電塔,串起東西部的電力長城,並於每隔約10公里處設立雲海、天池、檜林、奇萊、盤石、龍澗、銅門等保線所,當時被譽為「電力的萬里長城」。
能高越嶺古道海拔介於1,689公尺~3,263公尺之間,擁有不同層次的植物林相分布,植物生態由高山寒原生態系、針葉林生態系至針闊葉林混生生態系,植物種類大致為玉山箭竹群落、高山杜鵑、台灣冷杉、台灣鐵杉、紅檜及殼斗科及樟科植物等。動物資源有山羌、台灣野豬、台灣獼猴、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石虎、華南鼬鼠等。
==========================================================
星期五晚上八點,從台北出發,一台小巴坐了24個人,整個行李箱,都是登山背包~哈!
不是豪華團嗎?怎麼還要帶那麼多啦?所以整車都被騙了!哈!還有人穿毛線衣、牛仔褲就來爬了咧!
真是Orz...
又是一個大拜拜!本來以為遠離台北,人比較少了~哪知道,一堆人跟我想法一樣,
高山上那麼多人咧!聽嚮導說,大約有300人吧!挖哩ㄌㄟ~
整裝完畢,從屯原登山口,出發了!
這條路,一開始,會經過一堆崩壁,有點刺激!一不小心,就滑到溪底了,
不過,安全無虞,儘速通過就可以了!
這一段,有崩壁,被火焚燬的枯木林,大自然的力量真神奇!
這一條能高越嶺道,也是一個熱門的腳踏車路線!
從屯原,到天池山莊,其實非常好走,14KM才上升1000公尺的高度!走起來很舒服的!
這條古道的特色之一,就是吊橋多~到處都是吊橋,還有被土石流沖毀的吊橋@@
約走了2小時,就到了雲海保線所!
看到這個指示牌,表示天池山莊快到啦!
終於走了6-7小時,終於邊走邊玩走到第一天的住宿點--天池山莊了!果然大爆滿,廣場前面,都是帳棚!
沒想到海拔2800M的高山上,還真熱鬧!越接近天池山莊,雪下的越大!不過因為雪不夠大拍不出來!
注意看以下二張照片,會有白色的小點,那就是雪了啦!
哈哈,個人生平第一次在台灣,遇到下雪ING~爽啦!
果然雪花的結晶是六角的耶!真是神奇!
走了14公里之後,所期待的就是這個晚餐啦!